7月10日,安陆举办民营经济创新奖励大会,湖北永祥粮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收获不菲——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奖金20万元;获评外贸出口重点企业,奖金30万元;当选技改扩能先进企业,奖金30万元;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件,奖金7.7万元。
手中拿着4张支票,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勇强说:“政府的奖励是激励,要想真正站在行业巅峰,还得靠自己。”
创建于1996年的永祥粮机,从5万元起步、10亩地立足,现在资产总额3.8亿元,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总部和厂区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连续11年位居国内大型稻米加工设备制造企业第一名、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名,产品远销拉美、非洲、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靠“不安现状”做成全国第一
高大魁梧的王勇强是一个“不安现状”的人。
1993年,31岁的他丢掉国营企业“铁饭碗”,以停薪留职方式下海闯世界。“那时主要是做粮机销售。”他说,安陆是粮机制造大县,很多外地企业前来采购粮机。他从工厂购入粮机,转手卖给外地企业,赚取中间差价。
时间一长,技术员出身的王勇强觉得有些不舒服——很多粮机设备质量和性能存在明显缺陷,却依旧能卖出高价钱。自己如果生产出质量好的,岂不可以卖得更好?
永祥粮机职工精心装配出口粮食机械设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通讯员 朱辉 摄)
1996年,王勇强彻底跟“铁饭碗”一刀两断,找亲戚东拼西凑5万元,成立湖北永祥粮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大米加工设备。
由于产品质量过硬,永祥粮机很快就打开市场,订单如雪花般飞来。2001年至2004年,王勇强每年销售粮机1000多台,每台粮机的利润率50%。高峰时,永祥粮机甚至对客户“限量供应”。
2009年,永祥粮机击败国内各路高手,第一次成为国内大型稻米加工设备制造企业领头羊。“不安现状”的王勇强又琢磨:如何才能把第二名远远甩在后面?
靠创新稳居行业龙头
2010年至2011年,对国内制造业企业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从那时候开始,低端、低价的产品不好卖了。”他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老客户将一款国外进口大米抛光机和永祥粮机生产的同类产品作比较,进口产品的价格是永祥的50倍,可客户宁可选择昂贵的进口机,因为进口机的性能更稳定。“开始不理解,后来才明白,那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既然是改革,就要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王勇强双管齐下,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开启自我革命。
延长产业链条,从单一的生产制造向设计、制造、销售一体化升级,产品包括19个系列160多款粮机,涵盖从稻谷清理、去石、砻谷、分离到大米碾白、抛光、分级和色选的全部工艺过程。
注重科技研发,通过各种方式引进15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上海和武汉设立电子产品研发中心和机械产品研发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每年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10多项,累计投入装备研发的资金超过1亿元。
创新管理体制,在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下,建立以办事处为主的国内营销网络和以代理商为主的国际营销网络,使公司研发、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融为一体,经营管理方式更科学、更规范。
付出终有回报,永祥牌成套碾米设备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金奖;永祥牌日产150万吨籼米成套装备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重大科技成果;连续多年被国家工信部授予“中国粮油机械制造企业十强”。
靠学习站稳国际市场
2017年,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招募粮机设备合作商。
消息一出,暗流涌动。
中国,全球最大的农业国;益海公司,中国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之一。谁能攀上这样一门姻亲,不管是业界名气,还是经济效益,都前景可期。
最终,在与欧美、日本等一众粮机设备制造企业的角逐中,永祥粮机靠实力胜出。
王勇强说,这一仗证明,永祥粮机已从“游击战”转入“阵地战”。
何为“游击战”?
随着永祥粮机坐稳国内第一的位置,进军国际市场是必然之路。可出去之后才发现,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布局中,只能选取对手尚未涉及的空白点,以价格抢占市场——这就是王勇强口中的“游击战”。
不敢正面交锋,如何走出国门?“我们珍惜每一次国际展会的学习机会,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安陆现场指导,通过互联网掌握世界先进水平……一路走来,遭到过白眼和冷落,忍受过傲慢与偏见,终归学有所成。”王勇强介绍,目前永祥粮机的各种产品及零部件水平,已有6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有了硬实力,才敢进入“阵地战”。2018年,永祥粮机的产品出口创汇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
王勇强说:“未来农业一定是以规模化、标准化为发展方向,作为粮食设备制造企业必须紧盯市场需求,有目的地进行转型升级,走国际化道路。”
未来,永祥粮机将向国际前三目标冲刺。“要做最好的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愿景。”他说。
(作者 赵峰 朱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