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打电话、刷微博微信,疲劳驾驶、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行人等不良驾驶行为很容易酿成交通事故,有的甚至车毁人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让我们一起牢记这些事项,增强规则意识,消除安全隐患。
1. 行车前系好安全带
安全带是驾驶人行车安全的“保障带”,关键时刻能救命。当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时,它可以将驾驶人和乘客束缚在座椅上,避免前冲,从而保护他们免受二次冲撞造成的伤害。
2.开车不宜穿高跟鞋
穿高跟鞋开车,无形中增大了踩制动踏板的力度和角度,很难让脚掌握平衡与踩踏力度,无法顺畅切换油门和刹车,存在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
3.座位不宜距方向盘过近
这样会使驾驶人手臂和腿过分弯曲,对于操纵的灵活性影响很大,而身体越近,视线和视角也会变得越短窄,影响开车安全。
4.车内音响声音不宜过大
车内过大的音乐声会使人注意力分散,从而出现听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5.开车时不宜打手机
开车打手机会导致驾驶人注意力下降,对路况的紧急情况反应相对较慢。打电话时,驾车不稳定,难以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极易引发车祸。
6.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7.合理使用远光灯
在照明条件较好的城市道路上夜间行车,禁止使用远光灯;遇对面远光灯可切换远、近光灯提醒,并适当减速。
8.经过公交站警惕“鬼探头”
行车时适当拉开与公交站经停公交车的横向距离并减速,防止公交车头突然有行人跑出。9.礼让斑马线行人
斑马线上经常有行动缓慢的老人、安全意识较差的儿童经过,行车在斑马线前应提前减速、停车让行。
(责任编辑 盛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