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50斤,土鸡蛋200枚……”与往常一样,安陆市交通局驻木梓乡江河村工作队定期把从村民手里采购的农副产品送到局机关食堂。
今年,安陆市产业奖补提标到8000元(原最高标准5000元),村民发展产业热情大增,扶贫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而疫情之年,市场不景气,安陆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消费——让扶贫更有温度
安陆市第二人民医院驻土门村工作队采购脱贫户土鸡
“咱们送给贫困户的鸡子长大了,大家快来各领所需!”一回到单位,安陆市第二人民医院驻接官乡土门村工作队长陆地吆喝开来,这次他一共带回842只鸡子。
养鸡是二医院帮扶土门村发展的扶贫产业,陆地介绍:“年初给16户脱贫户送去4800只鸡苗,成活了3500只,现在已回购1400多只,给的价钱也比市场高4—5元。”
鸡子卖得好价钱,脱贫户笑开颜。“以前不想养鸡,就是担心卖不出去。”当陆地将3448元鸡款送到脱贫户张明芬手里,她心中的“石头”落地了,盘算着明年多养一些。
二医院今年“光景”并不好,但全院干部职工和食堂依旧采购了15.12万元扶贫产品,院长杨光树表示:“扶贫的力度,我们只增不减!”
产业彰显扶贫力度,消费让扶贫更显温度,今年疫情和汛情叠加,关键时刻,消费扶贫伸出暖心之手。
2月,巡店镇顾李村凯丽香芹上市,疫情防控封堵封路,眼看香芹老在地里,脱贫户犯了愁。“不能让疫情拖住致富腿。”工作队长曾今朝联系市里28个食堂为脱贫户销售凯丽香芹等时令蔬菜10.8吨。
7月,连续阴雨天气,烟店、接官等地西瓜户受灾。“搭把手、拉一把”,安陆市委统战部、扶贫办联系爱心企业认购29户脱贫户的10万斤西瓜,并捐赠给一线医护人员和防控人员。
8月,南城街道肖杨村脱贫户沈宗奎黄花梨滞销,安陆二中扶贫工作队赶到梨园采摘认购2000斤梨子分送给学校老师。
眼下,大量农副产品上市,安陆扶贫干部使尽解数吆喝开来。“贫困户自家产纯天然菜籽油,11元一斤,需要联系我!”组织部下派雷公镇魏桥村党支部书记代亮当起了油“贩子”。“第一茬蘑菇,个大味鲜,欲购从速!”交警大队驻陈店乡甘涂村工作队长钟存文做起“菌”生意。
人行安陆市支行采购长安村扶贫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安陆市动员机关单位工会组织、帮扶干部和社会团体消费扶贫产品2126万元,其中直接从贫困户手中采购农副产品1520万元。
三专——打通扶贫产业“最后一公里”
“买我们这里的产品,就是参与扶贫事业。”在安陆市恒泰购物广场,导购员忙着向购物者推销专区里的白花菜、辣椒酱等扶贫产品。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安陆提出“用消费扶贫倒推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销售问题?
安陆给出答案:专区+专馆+专柜(简称“三专”)。
安陆恒泰购物广场消费扶贫专区
通过设立专门销售扶贫产品的独立区域,安陆在恒泰、西亚丽宝、大红鹰等6家大型商超开设消费扶贫专区,并在楚祥电商平台开设1个网上专区;在安陆市格奥欣物流产业园建立安陆消费扶贫专馆,作为扶贫产品宣传展示、仓储物流、集散交易中心。年底,安陆还计划在全市投放50个扶贫专柜,让扶贫产品走向无人售货终端。
销路打通了,如何认定扶贫企业和扶贫产品,安陆提出“三金”标准:即在股金、租金、薪金上带动10户以上贫困家庭的企业可认定为扶贫企业,企业相关产品可认定为扶贫产品。
湖北鑫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赵棚镇一家带动59户贫困家庭脱贫的扶贫企业,受疫情影响,企业种植的蓝莓和夏雪梨出现滞销,通过纳入消费扶贫目录,为企业新增销售62万元扶贫水果。同样受益的还有湖北长生堂高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79万元的米和油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北特色馆被采购。
“我们帮企业宣传和销售扶贫产品,企业才有更大意愿和动力去带动脱贫。”安陆市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安陆市认定96家企业的515个扶贫产品通过“三专”通道走向市场。
上网——“涢货”走向大江南北
安陆消费扶贫专馆APP
“百花村散养土鸡16元一斤,泰山村土鸡蛋1元一枚,吉庙村百花蜜29.9元一瓶……”微信点开“安陆扶贫馆”界面,扶贫产品实物图、价格、销量等信息一目了然。目前,安陆市已有226个村入驻该平台,并建有自己的村级馆。
在电脑上打开后台权限,界面显示“成交量1970笔,成交金额135.7万元。”工作人员介绍:“哪个村的产品,卖到哪里去了,后台都可以看得到,近三成订单是外地订单。”
线下认购火爆,线上消费同样给力,产品搬上网,则让“涢货”(安陆是历史上涢子国,也称涢城)走得更远。
位于安陆市经济开发区格奥欣物流园的“安陆消费扶贫专馆”则是实体店,被认定的扶贫产品在这里都有展示,汪婷是安陆市楚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专员,她和另一名小伙伴负责这里的订单出货并兼职带货主播。
汪婷正在网上直播卖扶贫产品
“直播间的朋友,我手里现在拿的是中国地理商标产品安陆白花菜,它产自唐宋年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天上午9点,汪婷都会走进直播间,在天猫上推销扶贫产品。
安陆消费扶贫专馆
“每天开播4小时,上个月出货3000件左右,既可前来自取,也可快递小哥配送,后面就是仓库和物流园。”她告诉记者,现在卖得比较好的是白花菜,很多在外安陆人购买家乡特色农副产品。
采访间,一名中通快递小哥进来取件,他告诉记者,“双11”期间一天要来2-3趟,每次拉满满一车。
线下认购,线上销售,双向打通消费扶贫通道,“涢货”正走向大江南北。
记者:杨鹏程 通讯员:施方兵
编辑:蒋鹏飞
审核:沈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