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美三明入画来

2020-12-22 10:01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是闽江的源头之一,生态、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十二月的三明,仍然绿水环山,青山绕城。

  从革命老区“风展红旗如画”,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嘱托三明要画好“山水画”,再到精神文明之花在三明这方水土绽放新姿,一幅三明山水长卷正在徐徐展开。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毛泽东写下《如梦令·元旦》,是三明革命战争年代如火如荼斗争场景的真实写照。

  1934年10月,约1.4万名中央红军从三明宁化开始长征,绝大部分人壮烈牺牲,到达陕北后仅存76人。

  “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

  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

  三明市明溪县,群山秀美,溪水环绕。冬少严寒,夏无酷暑的明溪被称为“中国红豆杉之乡”。

  早年间,红豆杉在我国境内仅少量分布,而明溪县却“耕种”出了5万亩。

  “红豆杉育苗很难突破,它的种子结构有三层,难度非常大。”明溪红豆杉产业研究所所长余能健介绍说。

  红豆杉树体能提取活性最强的抗癌物——紫杉醇,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为了带领百姓脱贫,2001年,余能健在明溪举办了中国第一个红豆杉种植培训班。“那时候,电话费一个月要五六百元,都是农民打电话问关于种植技术的。”

  红豆杉种植技术普及了起来,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房。

  红豆杉产业红红火火,余能健却已开始居安思危。2012年,余能健对南方红豆杉绿化苗景观选育等林业研究新项目,开启了新一轮的技术攻关。

  目前,红豆杉种植已连续20多年成为明溪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根据当地政府统计显示,明溪已有6000多农户参与到红豆杉种植中,几年来每年增收可达1亿元。

  “我83岁了,经历过贫困和落后,如何让老百姓脱贫致富成为我们这代人的理想。”已经有48年党龄的余能健坚定地说。

  三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73%,空气、水、土壤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三明将乐县常口村前,清澈的金溪缓缓地流淌。金溪对岸,延绵不绝的青山松木繁茂、飞鸟成群。

  “总书记当年就站在村口,望着清澈的金溪河和对岸的青山思考了许久,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当时的村林业员、现在的常口村村支书张林顺回忆说。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常口村调研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有优势的资源。

  当地干部群众把习近平的嘱托融入18句话、72个字的村规民约,刻在村口的石碑上,当作全村的实践指南,并于1999年制定常口村生态发展总体规划。

  20多年的时间里,村规民约碑见证着村子的发展变化。

  “2000年,我当上了村主任,那时村财政收入只有3万多,办公费用都难以解决。”

  张林顺回忆说,常口村在“快揭不开锅”的时候曾遇到过一个极大的“诱惑”。

  在当时,有不少企业到常口村,希望收购山上的天然林生产一次性木筷。“甚至有人提出了20万元的‘天文数字’。”张林顺说。

  “从小我们站在村口看到的是山绿意盎然的这一边,但山的另一边基本都是石头,如果砍了山上的树,就会成一整座光光的石头山。”张林顺说,当时村里最多的声音就是要留住青山,再难也不能砍树、不能卖山。

  青山长青、绿水长流,当年保留下来的青山绿水变为了今天的无价之宝。

  森林康养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基地、皮划艇训练中心.....说到常口村的绿色产业,张林顺和村民们如数家珍。

  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常口村还吸引了农业种植公司。

  “茂密的森林是天然的病虫害防火墙,四季不断的清冽泉水是天然的水果‘保鲜库’,这里特别适合种植高端脐橙。”常口分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良辉坦言,在常口村投资,就是看中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

  如今,光是脐橙种植,每年就可为常口村带来80万元的收益。

  “如果当年卖掉了山,砍光了树,我们很多的产业就没办法再进来了。”张林顺感慨地说。

  虽然已过大雪节气,在常口村800亩脐橙林里,仍有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先进代表时,指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是从三明开始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明三元区富兴堡街道为了解决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死角”多、案件多、纠纷多、扯皮多等问题,由街道办牵头,联合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本着“辖区内的事情由辖区单位商量着办”的原则,翻开了共建文明区域的新篇章。

  在今天的富兴堡街道,有座“年轻的”老小区——东霞新村。

  2017年10月,建于1985年的东霞新村列入市城市综合治理项目,是“城市双修”唯一重点改造的老旧小区、示范性项目。

  “我们先后召开了8次居民代表大会,共收集了400多条意见。”富兴堡街道办事处主任邓天华介绍说,本想先提升社区的“面子”,但居民最关心的是地下管网改造等“里子”的问题。

  经过调整,改造方案由粉刷楼房外立面转向了以提升基础设施为主的方向。邓天华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为居民创造出有质感的幸福。

  征集意见时,在工厂上夜班的居民小戴对停车位改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低层的住户,很容易受到车辆光线以及声音影响,这可能造成无法入睡的情况。”

  不久后,富兴堡街道和东霞社区拿出了解决方案:在居民楼和停车位之间建立2米宽的绿化带。

  基础设施完善了、群众口碑好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深入践行。“能感受到社区的温度”“提意见”的小戴成为了东霞新村的志愿者。

  如今,在东霞新村,宽敞平整的“初心广场”上,社区居民自发组织多种活动。东霞社区网络春晚每年在这里上演,共建单位、民间文艺团体的文化志愿者纷纷登台表演。一旁的儿童游乐场里,滑梯、转椅、游艺架等各式设备一应俱全。广场另一侧的家风家训园里,由东霞小学师生原创的童谣、各类经典故事随处可见,春风化雨般地传递着文明的讯号。老人们在乐龄家园里幸福地生活着;孩子们在家、校、社会三方协力下茁壮成长。文明,在这里,是一句句暖语、一声声欢笑。

  精神文明建设如深植于厚土的大树,枝叶在推陈出新中愈加繁茂。

  大美三明入画来。

  红色豪情满画卷、画好山区“山水画”、文明新风入画来,一幅三明山水长卷展现眼前。

 

  总监制丨骆红秉

  监制丨王姗姗 刘东华 张鸥 张斌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

  主编丨宁黎黎

  记者丨程昱 张孙川

  编辑丨张亚楠

  视觉丨杨丽璇 韩旭 赵言言

  资料丨刘欣颜

  鸣谢丨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明溪县融媒体中心 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 曾晗)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是闽江的源头之一,生态、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十二月的三明,仍然绿水环山,青山绕城。

  从革命老区“风展红旗如画”,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嘱托三明要画好“山水画”,再到精神文明之花在三明这方水土绽放新姿,一幅三明山水长卷正在徐徐展开。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毛泽东写下《如梦令·元旦》,是三明革命战争年代如火如荼斗争场景的真实写照。

  1934年10月,约1.4万名中央红军从三明宁化开始长征,绝大部分人壮烈牺牲,到达陕北后仅存76人。

  “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

  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

  三明市明溪县,群山秀美,溪水环绕。冬少严寒,夏无酷暑的明溪被称为“中国红豆杉之乡”。

  早年间,红豆杉在我国境内仅少量分布,而明溪县却“耕种”出了5万亩。

  “红豆杉育苗很难突破,它的种子结构有三层,难度非常大。”明溪红豆杉产业研究所所长余能健介绍说。

  红豆杉树体能提取活性最强的抗癌物——紫杉醇,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为了带领百姓脱贫,2001年,余能健在明溪举办了中国第一个红豆杉种植培训班。“那时候,电话费一个月要五六百元,都是农民打电话问关于种植技术的。”

  红豆杉种植技术普及了起来,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房。

  红豆杉产业红红火火,余能健却已开始居安思危。2012年,余能健对南方红豆杉绿化苗景观选育等林业研究新项目,开启了新一轮的技术攻关。

  目前,红豆杉种植已连续20多年成为明溪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根据当地政府统计显示,明溪已有6000多农户参与到红豆杉种植中,几年来每年增收可达1亿元。

  “我83岁了,经历过贫困和落后,如何让老百姓脱贫致富成为我们这代人的理想。”已经有48年党龄的余能健坚定地说。

  三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73%,空气、水、土壤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三明将乐县常口村前,清澈的金溪缓缓地流淌。金溪对岸,延绵不绝的青山松木繁茂、飞鸟成群。

  “总书记当年就站在村口,望着清澈的金溪河和对岸的青山思考了许久,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当时的村林业员、现在的常口村村支书张林顺回忆说。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常口村调研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有优势的资源。

  当地干部群众把习近平的嘱托融入18句话、72个字的村规民约,刻在村口的石碑上,当作全村的实践指南,并于1999年制定常口村生态发展总体规划。

  20多年的时间里,村规民约碑见证着村子的发展变化。

  “2000年,我当上了村主任,那时村财政收入只有3万多,办公费用都难以解决。”

  张林顺回忆说,常口村在“快揭不开锅”的时候曾遇到过一个极大的“诱惑”。

  在当时,有不少企业到常口村,希望收购山上的天然林生产一次性木筷。“甚至有人提出了20万元的‘天文数字’。”张林顺说。

  “从小我们站在村口看到的是山绿意盎然的这一边,但山的另一边基本都是石头,如果砍了山上的树,就会成一整座光光的石头山。”张林顺说,当时村里最多的声音就是要留住青山,再难也不能砍树、不能卖山。

  青山长青、绿水长流,当年保留下来的青山绿水变为了今天的无价之宝。

  森林康养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基地、皮划艇训练中心.....说到常口村的绿色产业,张林顺和村民们如数家珍。

  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常口村还吸引了农业种植公司。

  “茂密的森林是天然的病虫害防火墙,四季不断的清冽泉水是天然的水果‘保鲜库’,这里特别适合种植高端脐橙。”常口分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良辉坦言,在常口村投资,就是看中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

  如今,光是脐橙种植,每年就可为常口村带来80万元的收益。

  “如果当年卖掉了山,砍光了树,我们很多的产业就没办法再进来了。”张林顺感慨地说。

  虽然已过大雪节气,在常口村800亩脐橙林里,仍有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先进代表时,指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是从三明开始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明三元区富兴堡街道为了解决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死角”多、案件多、纠纷多、扯皮多等问题,由街道办牵头,联合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本着“辖区内的事情由辖区单位商量着办”的原则,翻开了共建文明区域的新篇章。

  在今天的富兴堡街道,有座“年轻的”老小区——东霞新村。

  2017年10月,建于1985年的东霞新村列入市城市综合治理项目,是“城市双修”唯一重点改造的老旧小区、示范性项目。

  “我们先后召开了8次居民代表大会,共收集了400多条意见。”富兴堡街道办事处主任邓天华介绍说,本想先提升社区的“面子”,但居民最关心的是地下管网改造等“里子”的问题。

  经过调整,改造方案由粉刷楼房外立面转向了以提升基础设施为主的方向。邓天华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为居民创造出有质感的幸福。

  征集意见时,在工厂上夜班的居民小戴对停车位改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低层的住户,很容易受到车辆光线以及声音影响,这可能造成无法入睡的情况。”

  不久后,富兴堡街道和东霞社区拿出了解决方案:在居民楼和停车位之间建立2米宽的绿化带。

  基础设施完善了、群众口碑好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深入践行。“能感受到社区的温度”“提意见”的小戴成为了东霞新村的志愿者。

  如今,在东霞新村,宽敞平整的“初心广场”上,社区居民自发组织多种活动。东霞社区网络春晚每年在这里上演,共建单位、民间文艺团体的文化志愿者纷纷登台表演。一旁的儿童游乐场里,滑梯、转椅、游艺架等各式设备一应俱全。广场另一侧的家风家训园里,由东霞小学师生原创的童谣、各类经典故事随处可见,春风化雨般地传递着文明的讯号。老人们在乐龄家园里幸福地生活着;孩子们在家、校、社会三方协力下茁壮成长。文明,在这里,是一句句暖语、一声声欢笑。

  精神文明建设如深植于厚土的大树,枝叶在推陈出新中愈加繁茂。

  大美三明入画来。

  红色豪情满画卷、画好山区“山水画”、文明新风入画来,一幅三明山水长卷展现眼前。

 

  总监制丨骆红秉

  监制丨王姗姗 刘东华 张鸥 张斌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

  主编丨宁黎黎

  记者丨程昱 张孙川

  编辑丨张亚楠

  视觉丨杨丽璇 韩旭 赵言言

  资料丨刘欣颜

  鸣谢丨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明溪县融媒体中心 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 曾晗)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