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7月1日,天安门城楼庄严肃穆,鲜艳的红旗迎风飘扬,廊柱之间,8只红色的灯笼格外醒目。
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错落有致的观众席拼成一幅“巨轮启航”的壮阔画面。在“巨轮”船首,中国共产党党徽熠熠生辉,党徽两侧,是醒目的“1921”“2021”金色字标。全国各族各界人士7万余人相聚于此,共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铿锵有力的话语声中,一幅壮阔恢宏的“百年答卷”徐徐展开。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国旗护卫队准备升旗。
“百年答卷”主题深刻鲜明。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
犹记得2012年11月29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仅15天的习近平同志,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鲜明主题贯穿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今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稳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摆脱绝对贫困;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被国际社会赞誉为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小小“红船”成为巍巍“巨轮”,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继续乘风破浪,稳健地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百年答卷”书写伟大成就。
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这些伟大成就让中国由任人欺辱的“东亚病夫”成长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东方大国,由国际体系的旁观者转变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一步一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走过百年历程,回首已是沧海桑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中国人更有志气、骨气、底气向世界发出庄严宣告!
“百年答卷”蕴含伟大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建党百年,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
有坚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李大钊;有冰天雪地、弹尽粮绝、孤身一人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杨靖宇;有王淦昌、邓稼先等隐姓埋名的“两弹一星”元勋;有已是肝癌晚期,用木棍抵着肝部坚持工作的焦裕禄;还有王继才、谷文昌、南仁东、黄文秀……
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表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如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进一步丰富,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32字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伴随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伟大实践而生成,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引领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带领中国人民在华夏大地上书写了最恢宏的史诗。
感受伟大建党精神,如同触摸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脉搏。
就在“七一”前夕,围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一次特别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百年答卷”续写新的征程。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全体党员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自己更是躬身力行,带头学习党史。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上海、浙江,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今年6月18日,总书记专程来到新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察看一件件文物实物,倾听一个个党史故事,又一次带领中央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回望奋斗之路,眺望新的征程。如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九个必须”,为新的伟大征程指明前进方向。
“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
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赢得了天安门广场上潮水般的掌声和热烈的欢呼声!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今天,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开始书写新时代的历史答卷。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 曾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