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14秒即可感染,德尔塔毒株威胁有多大?

2021-08-10 09:36

目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已经传播至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广州、深圳、东莞、瑞丽、南京、扬州等地也已与德尔塔正面交锋。世卫组织和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近期联合发布的疫情报告中指出,德尔塔毒株将在未来几个月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来势汹汹的德尔塔毒株有哪些特点?感染德尔塔毒株以后有何症状?个人该如何做好防护?

德尔塔毒株有哪些特点?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认为,一是传播能力明显增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德尔塔病毒和其他的非VOC和老的病毒株比起来,传播率增加近100%,差不多增加了一倍。近期广东省暴发的德尔塔变异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其传播动力学研究也提示,该病毒的传染力比以前的流行毒株增加了1倍。同时,德尔塔的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大概平均缩短了1-2天。

二是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在我国广东疫情的研究观察中没有看到它能够明显增加疾病严重程度。但是在英国的研究中,发现德尔塔病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增加的迹象,与Alpha变异株相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住院风险增加了2.6倍。它对病死率的影响,目前还没有获得明确的研究结果。

三是目前现有的研究和观察也提示,新冠疫苗对预防德尔塔病毒的保护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现在的疫苗对德尔塔病毒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8月3日,市民在武汉市青山区光明社区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新华社照片

感染德尔塔毒株后有何症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江苏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东南大学副校长、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指出,在此次南京疫情中,被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早期症状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或者轻度的肌肉酸痛,症状非常不典型。

对此,邱海波特别提醒,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正是因为症状极不典型,大家在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曾指出,由于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载量高,呼出病毒浓度大,传染性极强,所以过去的密接概念已不适用。现在密接者的概念是“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四天”和病人相处在一起的,都是密切接触者。

工作人员在南京禄口机场T2航站楼内进行消杀。新华社照片

德尔塔毒株的传播方式是否发生变化?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德尔塔毒株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式传播的:

一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即打喷嚏、咳嗽甚至说话喷溅出来的呼吸道的飞沫携带病毒,会导致跟他近距离接触的人感染,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式。

二是接触污染物传播。呼吸道飞沫、分泌物,污染了物体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其他人用手接触了这个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沾染了病毒,接触自己的口、眼、鼻的时候,就会被感染。

三是空气传播,或者叫气溶胶传播,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会形成非常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在空气中悬停,其他人一旦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这个空间,在空气中仍然会有病毒存在一定时间,其他人进入以后也会导致感染。

新冠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还有效吗?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认为,从目前全球的情况来看,出现打疫苗以后又被感染,这叫“突破病例”,它是一种常态,并不是例外。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出现突破病例,仍然是我们全球打了30多亿剂次疫苗人中的少数。新冠病毒疫苗是第一次在人类使用,所以很多还是在数据积累过程当中。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是百分之百预防感染的,但是总的判断,目前各种变异株仍然是在现在疫苗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国家去年以来采取的防控措施也都是有效的。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也认为,目前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德尔塔变异株并没有导致新冠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覆性改变,传染源、传播途径基本清楚,现有疫情防控措施仍然有效。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一是“防”,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能造谣,积极配合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二是“减”,减少跨省跨市的出行,广大群众要暂缓外出旅游,合理安排行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旅途感染风险。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限制人员流动。

三是“报告”,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涉及被排查的人员或曾经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主动向所在地的村、社区、单位、酒店报告可疑的接触史和旅居史。

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如果出现了一些咳嗽、发热、咽痛、乏力、腹泻等症状,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立即就近前往发热门诊进行筛查诊治。就诊过程中,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不能往人群聚集处扎堆。

新华网思客综合新华社、中国网、中国政府网等媒体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  曾晗)

目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已经传播至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广州、深圳、东莞、瑞丽、南京、扬州等地也已与德尔塔正面交锋。世卫组织和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近期联合发布的疫情报告中指出,德尔塔毒株将在未来几个月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来势汹汹的德尔塔毒株有哪些特点?感染德尔塔毒株以后有何症状?个人该如何做好防护?

德尔塔毒株有哪些特点?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认为,一是传播能力明显增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德尔塔病毒和其他的非VOC和老的病毒株比起来,传播率增加近100%,差不多增加了一倍。近期广东省暴发的德尔塔变异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其传播动力学研究也提示,该病毒的传染力比以前的流行毒株增加了1倍。同时,德尔塔的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大概平均缩短了1-2天。

二是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在我国广东疫情的研究观察中没有看到它能够明显增加疾病严重程度。但是在英国的研究中,发现德尔塔病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增加的迹象,与Alpha变异株相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住院风险增加了2.6倍。它对病死率的影响,目前还没有获得明确的研究结果。

三是目前现有的研究和观察也提示,新冠疫苗对预防德尔塔病毒的保护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现在的疫苗对德尔塔病毒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8月3日,市民在武汉市青山区光明社区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新华社照片

感染德尔塔毒株后有何症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江苏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东南大学副校长、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指出,在此次南京疫情中,被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早期症状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或者轻度的肌肉酸痛,症状非常不典型。

对此,邱海波特别提醒,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正是因为症状极不典型,大家在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曾指出,由于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载量高,呼出病毒浓度大,传染性极强,所以过去的密接概念已不适用。现在密接者的概念是“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四天”和病人相处在一起的,都是密切接触者。

工作人员在南京禄口机场T2航站楼内进行消杀。新华社照片

德尔塔毒株的传播方式是否发生变化?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德尔塔毒株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式传播的:

一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即打喷嚏、咳嗽甚至说话喷溅出来的呼吸道的飞沫携带病毒,会导致跟他近距离接触的人感染,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式。

二是接触污染物传播。呼吸道飞沫、分泌物,污染了物体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其他人用手接触了这个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沾染了病毒,接触自己的口、眼、鼻的时候,就会被感染。

三是空气传播,或者叫气溶胶传播,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会形成非常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在空气中悬停,其他人一旦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这个空间,在空气中仍然会有病毒存在一定时间,其他人进入以后也会导致感染。

新冠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还有效吗?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认为,从目前全球的情况来看,出现打疫苗以后又被感染,这叫“突破病例”,它是一种常态,并不是例外。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出现突破病例,仍然是我们全球打了30多亿剂次疫苗人中的少数。新冠病毒疫苗是第一次在人类使用,所以很多还是在数据积累过程当中。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是百分之百预防感染的,但是总的判断,目前各种变异株仍然是在现在疫苗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国家去年以来采取的防控措施也都是有效的。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也认为,目前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德尔塔变异株并没有导致新冠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覆性改变,传染源、传播途径基本清楚,现有疫情防控措施仍然有效。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一是“防”,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能造谣,积极配合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二是“减”,减少跨省跨市的出行,广大群众要暂缓外出旅游,合理安排行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旅途感染风险。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限制人员流动。

三是“报告”,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涉及被排查的人员或曾经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主动向所在地的村、社区、单位、酒店报告可疑的接触史和旅居史。

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如果出现了一些咳嗽、发热、咽痛、乏力、腹泻等症状,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立即就近前往发热门诊进行筛查诊治。就诊过程中,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不能往人群聚集处扎堆。

新华网思客综合新华社、中国网、中国政府网等媒体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  曾晗)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