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口罩消毒残留物是一类致癌物质用口罩前要抖一抖”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视频里,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给大家科普了口罩残留“环氧乙烷”的情况,并称 “环氧乙烷是一级致癌物” ,经检测五款口罩都有环氧乙烷残留,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是最好在打开包装后把口罩在空气中甩一甩 ,可以让环氧乙烷数值大幅下降。不少自媒体纷纷引用,声称“口罩致癌”。
事实并非如此,如何避免陷入戴口罩的误区?武汉市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梁建生为您权威解读!
口罩的分类
口罩可分为医用口罩和非医用口罩。
●医用口罩又分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适用于佩戴者在不存在体液和喷溅风险的普通医疗环境下的卫生护理,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2013)。
(2)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体液和喷溅物传播的防护,符合《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3)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
●非医用口罩又分为工业防尘口罩、日常防护型口罩和普通保暖口罩等。
(1)工业防尘口罩:工业生产中防护各类颗粒物(粉尘、烟、雾)的口罩,符合《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19)。
(2)日常防护型口罩:普通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的防护型口罩,符合《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T32610-2016)。
(3)普通保暖口罩:主要功能是防寒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突出特点是透气性好,中间的夹层滤片具有一定的过滤效果。
市面上购买到的口罩是通过什么方式
消毒灭菌的?
一般来说,口罩按照是否灭菌分为无菌型和非无菌型,非医用口罩一般不灭菌,口罩包装上标志有“灭菌”或“无菌”字样或图示的口罩应该无菌,一般采用环氧乙烷灭菌、辐照灭菌等,最常用的就是环氧乙烷灭菌,如果用环氧乙烷灭菌,包装上会标识“经环氧乙烷灭菌”。
通过环氧乙烷消毒的口罩会有致癌残
留物对佩戴者健康造成伤害吗?
如果口罩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并非把口罩直接放入环氧乙烷灭菌器内灭菌,而是把口罩采用内包装材料包装后放入灭菌,应选择透气的内包装材料,一般满足《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7部分》(YY/T 0698.7-2009)要求,否则环氧乙烷难以穿透,难以达到灭菌效果。所以内包装通常一面是透气材料,一面是塑料膜组成,透气材料的作用主要是让环氧乙烷气体穿透进行灭菌,而解析的时候又让残留物出来,且不会导致水分及微生物进入。所以未开封的口罩保质期可以达到2年以上。
如果是使用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必须采用经验证合格的环氧乙烷解析工艺,解析就是去除环氧乙烷残留物,根据环氧乙烷特性,环境温度越高,换气通风次数越多,效果越快。一般情况下都是自然解析,温度就是室温范围,一般是7天左右,当然还要考虑产品条件,如包装结构等,所以一切以残留量为准,环氧乙烷残留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并按医疗器械管理进行注册备案。
目前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为安全标准(儿童专用口罩环氧乙烷残留量不得高于2μg/g)。当口罩通过多道流程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基本上不会带有造成影响的残留物质。
佩戴口罩前,是否有必要“抖一抖口罩”
来减少环氧乙烷残留造成的影响呢?
其实是没必要的,也没有科学依据。在医院,我们医护人员是不会这么做的。口罩从包装里拿出来是一种无菌的状态,我们不会刻意把它在空气中进行暴露。如果挥动,有可能加速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流动反致污染。
如何科学佩戴口罩,对公众有何建议?
(1)建议普通大众根据需求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符合要求的口罩,一般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学会正确规范的佩戴,佩戴后检查口罩的密封性和适合性,一般防护时间是4个小时,如果口罩污染、打湿或变形要及时更换。
(3)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
对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仅戴口罩都还不够,
一定要注意手卫生。
口罩不是万能的,
勤洗手也是一道重要防线!
来源:武汉疾控健康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