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课间10分钟,除了上厕所不能随意活动?深度调查→

2023-11-01 09:08

图片长春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学生课间在操场跳绳。(受访者供图)

除了上厕所不能随意活动?——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
 
课间10分钟对学生来说十分宝贵。自由奔跑的身影和时时传来的欢声笑语,是校园充满活力的风景。但“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一些地方调查发现,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除喝水和上厕所外,不能走出教室活动,甚至不能随意离开座位。
  
教育部制定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那么,为什么一些学校要严管学生的10分钟课间活动?
  

1


小课间校园变得静悄悄
  
课间10分钟俗称小课间,是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时段。记者日前在多所中小学走访看到,由于小课间学生被要求不能随意离开教室,校园里变得静悄悄。
  
据了解,这一现象由来已久。2019年的一项针对1900余名家长的调查显示,75.2%的家长认为身边中小学“安静的小课间”现象普遍,且在小学最为突出。
  
长春市多所小学的学生家长反映,学校要求孩子小课间不能去操场玩耍,只能上厕所或在走廊内安静地活动。一位家长说,孩子的班主任规定,课间除上厕所外,都要待在座位上。“有学生曾因课间在教室打闹被惩罚。从那以后,他们下课后再也不敢跑来跑去了。”
  
海口市多所小学安排值日老师在每层楼巡查,严禁学生在走廊追逐玩耍。有的学校还抽选少先队员组建值日团队,对各班学生课间的行为进行计分考核,一旦发现追逐打闹现象,就给班级扣分,考核与文明班级评选直接挂钩。
  
河北、贵州等地一些中小学也存在类似现象。记者在河北省廊坊市一所小学看到,除了一些学生上厕所,大部分孩子在下课后都坐在教室聊天。贵州遵义某小学教师张栩(化名)说,有部分班主任不让学生小课间到操场玩,“这样做太压抑孩子的天性了”。
  
海口市多名小学生家长介绍,只有少数教师重视学生小课间的体育锻炼,大部分教师会以强调纪律为名,想方设法让好动的小学生安静下来,美其名曰“文明休息”。
  

2


过度约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为何小课间学生被过度约束的现象频发?
  
有受访教师表示,主要是因为场地有限、人员密集,学生在操场上玩耍时常常出现磕碰等意外情况。
  
河北某县一所小学的教师说,一旦学生课间活动时出现磕碰等意外情况,校方不仅需要向家长道歉,还可能涉及经济赔偿。为此,学校干脆强调课间纪律,减少孩子外出活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此外,场地的客观条件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多名受访教师反映,不少城区学校教学楼建得比较高,小课间只有10分钟,学生跑上跑下电梯不够用,楼道狭窄容易产生拥挤踩踏风险。而且,市区学校的操场规模小、孩子多,常常也跑动不开。
  
不少家长认为,约束孩子课间活动,主要是学校和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减少麻烦。
  
一些受访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也认为,小课间被过分约束的做法违反教育部的规定,也是学校管理粗放、懒政的表现。严格限制中小学生课间活动范围、活动强度,虽可减少意外发生的几率,但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这种做法会压抑孩子天性、不利于身体发育。心理专家认为,小课间走出教室适当运动,可以舒缓学习压力、促进人际交往。吉林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尹若峰说,较重的课业负担和日益减少的身体活动等,是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姿态、脊柱健康的重要因素。小课间走出教室活动四肢,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受访眼科专家介绍,参加户外运动是防控近视的重要手段,小课间被“挤占”会导致中小学生户外运动时间减少,近视概率增加。
  
此外,这种做法也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长春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沈微指出,长时间待在教室可能会导致学生精神倦怠;学生利用课间调节、放松身体和头脑,有助于集中精力上好下节课。
  

3


坚决落实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相关规定
  
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学校应当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在课间、课后使用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开展体育锻炼。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些学校利用小课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比如,长春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开辟了篮球、排球等活动区域,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同时,在学校的支持下,班主任也鼓励学生尽量外出活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连城小学不仅配有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等运动设备,还在教室里配备了图书、象棋和五子棋等物品,便于学生课间取用。

受访教师和家长认为,把小课间还给孩子,需要综合施策。

作为校园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学校要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将校园安全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沈微介绍,长春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一至六年级共有学生1980人,为保障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和秩序,学校派出6名体育教师、6名各年级教师和学生干部在走廊、楼梯、操场进行巡查、值周,大多数学生能做到秩序井然地上下楼。

专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指导意见,通过督导加强对学校的监督管理,把课间时间尽可能还给学生。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运动、游戏的技能指导和安全教育,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
  
受访对象认为,在校园管理规范、校内设施安全到位的情况下,出现校园安全问题时,社会和家长不能一味将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可以建立由政府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规范处理校园安全事件的工作机制,降低学校与家长产生直接矛盾的概率。


来源:新华视点(ID:XHSXHSD)

图片长春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学生课间在操场跳绳。(受访者供图)

除了上厕所不能随意活动?——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
 
课间10分钟对学生来说十分宝贵。自由奔跑的身影和时时传来的欢声笑语,是校园充满活力的风景。但“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一些地方调查发现,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除喝水和上厕所外,不能走出教室活动,甚至不能随意离开座位。
  
教育部制定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那么,为什么一些学校要严管学生的10分钟课间活动?
  

1


小课间校园变得静悄悄
  
课间10分钟俗称小课间,是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时段。记者日前在多所中小学走访看到,由于小课间学生被要求不能随意离开教室,校园里变得静悄悄。
  
据了解,这一现象由来已久。2019年的一项针对1900余名家长的调查显示,75.2%的家长认为身边中小学“安静的小课间”现象普遍,且在小学最为突出。
  
长春市多所小学的学生家长反映,学校要求孩子小课间不能去操场玩耍,只能上厕所或在走廊内安静地活动。一位家长说,孩子的班主任规定,课间除上厕所外,都要待在座位上。“有学生曾因课间在教室打闹被惩罚。从那以后,他们下课后再也不敢跑来跑去了。”
  
海口市多所小学安排值日老师在每层楼巡查,严禁学生在走廊追逐玩耍。有的学校还抽选少先队员组建值日团队,对各班学生课间的行为进行计分考核,一旦发现追逐打闹现象,就给班级扣分,考核与文明班级评选直接挂钩。
  
河北、贵州等地一些中小学也存在类似现象。记者在河北省廊坊市一所小学看到,除了一些学生上厕所,大部分孩子在下课后都坐在教室聊天。贵州遵义某小学教师张栩(化名)说,有部分班主任不让学生小课间到操场玩,“这样做太压抑孩子的天性了”。
  
海口市多名小学生家长介绍,只有少数教师重视学生小课间的体育锻炼,大部分教师会以强调纪律为名,想方设法让好动的小学生安静下来,美其名曰“文明休息”。
  

2


过度约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为何小课间学生被过度约束的现象频发?
  
有受访教师表示,主要是因为场地有限、人员密集,学生在操场上玩耍时常常出现磕碰等意外情况。
  
河北某县一所小学的教师说,一旦学生课间活动时出现磕碰等意外情况,校方不仅需要向家长道歉,还可能涉及经济赔偿。为此,学校干脆强调课间纪律,减少孩子外出活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此外,场地的客观条件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多名受访教师反映,不少城区学校教学楼建得比较高,小课间只有10分钟,学生跑上跑下电梯不够用,楼道狭窄容易产生拥挤踩踏风险。而且,市区学校的操场规模小、孩子多,常常也跑动不开。
  
不少家长认为,约束孩子课间活动,主要是学校和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减少麻烦。
  
一些受访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也认为,小课间被过分约束的做法违反教育部的规定,也是学校管理粗放、懒政的表现。严格限制中小学生课间活动范围、活动强度,虽可减少意外发生的几率,但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这种做法会压抑孩子天性、不利于身体发育。心理专家认为,小课间走出教室适当运动,可以舒缓学习压力、促进人际交往。吉林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尹若峰说,较重的课业负担和日益减少的身体活动等,是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姿态、脊柱健康的重要因素。小课间走出教室活动四肢,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受访眼科专家介绍,参加户外运动是防控近视的重要手段,小课间被“挤占”会导致中小学生户外运动时间减少,近视概率增加。
  
此外,这种做法也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长春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沈微指出,长时间待在教室可能会导致学生精神倦怠;学生利用课间调节、放松身体和头脑,有助于集中精力上好下节课。
  

3


坚决落实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相关规定
  
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学校应当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在课间、课后使用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开展体育锻炼。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些学校利用小课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比如,长春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开辟了篮球、排球等活动区域,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同时,在学校的支持下,班主任也鼓励学生尽量外出活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连城小学不仅配有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等运动设备,还在教室里配备了图书、象棋和五子棋等物品,便于学生课间取用。

受访教师和家长认为,把小课间还给孩子,需要综合施策。

作为校园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学校要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将校园安全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沈微介绍,长春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一至六年级共有学生1980人,为保障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和秩序,学校派出6名体育教师、6名各年级教师和学生干部在走廊、楼梯、操场进行巡查、值周,大多数学生能做到秩序井然地上下楼。

专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指导意见,通过督导加强对学校的监督管理,把课间时间尽可能还给学生。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运动、游戏的技能指导和安全教育,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
  
受访对象认为,在校园管理规范、校内设施安全到位的情况下,出现校园安全问题时,社会和家长不能一味将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可以建立由政府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规范处理校园安全事件的工作机制,降低学校与家长产生直接矛盾的概率。


来源:新华视点(ID:XHSXHSD)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