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铜箔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检验生产线。(通讯员 刘壮 摄)
“公司以前一直做铜加工,转型经历了一段相当艰难的过程。”公司办公室主任周大山回忆道,2007年公司决定瞄准新赛道——铜箔,“那个时候,铜箔产品的加工费每吨高达10多万元,国内市场大量依赖进口,市场潜力巨大。”
看准方向,从零开始,说干就干!但是,从铜产品初加工切换到高科技的铜箔生产,这样的跨界之路必然布满荆棘。
配方一直试验、调整,设备不停更换、改造,技术不断摸索、更新,人才坚持培养、引进……“铜箔生产需要控制的点非常细,电流、浓度、温度、湿度、转数、应力、张力、时间等都有严格的指标,不得有一丝偏差。”公司技术人员介绍。
在历经无数次的试错及大量的研发投入后,2015年,公司终于扭亏为盈。
走进整个工序的核心——生箔车间,作业流程数字化管控、智能终端无缝采集、数据实时自动汇总……“高精尖”无处不在。
极薄铜箔的生产极其不易,一卷4000米长的铜箔,在涂布机上,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运行,任何褶皱、翻折,都会导致整卷铜箔报废。
公司生产部副总监江城表示,这张铜箔看上去薄如蝉翼吹弹可破,实际上在受力均匀的情况下,可承重30公斤。铜箔越薄,电池能量密度就越高,续航能力也越强;抗拉强度越高,电池安全性越好。
薄如蝉翼、细过发丝的超薄电解铜箔是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为代表的3C产品、ESS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和船舶等产品电池的核心材料。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知名动力电池企业所用电解铜箔都来自中科铜箔。
对未来,江城信心满满:“3微米的铜箔目前是公司研制的最薄的铜箔,我们还想做更薄的载体铜箔,可以再到1.5微米,甚至1微米。”
编辑:曾晗
审核:盛婷
终审:叶亚玲 吴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