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24年卫生健康宣传日】全国无幽日——全民守“胃” 健康无“幽”,附:宣传视频

2024-05-15 17:12

图片

图片

肠胃无幽

图片

5.15全国无幽日

健康中国 “胃”来无幽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4年5月15日
是第10个“全国无幽日”

旨在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

与胃癌相关疾病的正确认识

呼吁公众积极关注自身健康


幽门螺杆菌(Hp)

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却长期被忽视的“健康杀手”

是慢性胃炎、消化系溃疡的主要病因

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那么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怎么办?

如何预防及治疗?
快来学习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能够在酸性环境中生存、且能在人体胃内和口腔内长期存活的致病细菌。


该病菌首先被发现寄生于胃的幽门部,产生多种酶和多种毒素而致人体发病,随后在研究中发现口腔内也可存在大量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诱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多种胃肠疾病,且与多种胃肠外疾病有关,如缺铁性贫血、荨麻疹等。


图片




02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是什么




1

口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一起吃饭、接吻、使用不洁餐具、母婴传播、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特别是口对口喂小孩,极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

图片

2

粪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水源,健康人饮用了含幽门螺杆菌的水,可以被传染。

图片


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9%,意味着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被感染,幽门螺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如此之高,这与我们中国人不分餐、互相夹菜等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图片





03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如果生活中出现了以下表现,可能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1. 进餐后上腹部有饱胀感,甚至疼痛、泛酸、烧心痛;


2. 伴有打嗝、泛酸、腹痛、食欲不振;


3. 伴有顽固口臭现象;


4. 可能出现上腹部剧痛伴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图片




04 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危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即幽门螺杆菌胃炎,感染者中约15% ~ 20%发生消化性溃疡,5% ~ 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ALT) 淋巴瘤]。

图片

另外,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对口腔产生影响,出现口臭、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症状。


图片


图片



05 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法:让患者服用诊断药,对比服药前后的呼气进行检测


抗体测定法:检查血液和尿液中是否有抗体


抗原测定法:检查粪便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抗原


现在比较常用的是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法,简单吹两口气就可以知道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且其中的碳13是一种非放射性的稳定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可以安全地运用于所有人群,包括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06哪些情况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




反复上腹部不适、胃痛、打嗝、饱胀、口臭、贫血、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等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检测。


存在以下疾病时,推荐筛查幽门螺杆菌!

1


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2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3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


4


胃MALT淋巴瘤


5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6


胃癌家族史


小编借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健康不容忽视,尤其是老人、儿童等高风险易感人群定期筛查非常有必要。

图片





07 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




目前推荐的是四联疗法,同时口服四种药物,吃药10-14天,根治率可达90%左右。


建议吃完药以后,至少间隔一个月之后复查,复查也是做吹气试验,如果是阴性,恭喜你,说明你已经治好了。


图片




08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2)食物经过高温煮: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


(3)聚餐尽量用公筷:聚餐时或者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4)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5)刺激食物要少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6)牙具最好定期换: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缓解口腔炎症,牙刷三个月换一次。


(7)防幽家人共努力:应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成员,避免感染其他人发生二次传染。

图片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图片

图片

肠胃无幽

图片

5.15全国无幽日

健康中国 “胃”来无幽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4年5月15日
是第10个“全国无幽日”

旨在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

与胃癌相关疾病的正确认识

呼吁公众积极关注自身健康


幽门螺杆菌(Hp)

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却长期被忽视的“健康杀手”

是慢性胃炎、消化系溃疡的主要病因

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那么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怎么办?

如何预防及治疗?
快来学习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能够在酸性环境中生存、且能在人体胃内和口腔内长期存活的致病细菌。


该病菌首先被发现寄生于胃的幽门部,产生多种酶和多种毒素而致人体发病,随后在研究中发现口腔内也可存在大量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诱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多种胃肠疾病,且与多种胃肠外疾病有关,如缺铁性贫血、荨麻疹等。


图片




02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是什么




1

口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一起吃饭、接吻、使用不洁餐具、母婴传播、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特别是口对口喂小孩,极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

图片

2

粪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水源,健康人饮用了含幽门螺杆菌的水,可以被传染。

图片


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9%,意味着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被感染,幽门螺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如此之高,这与我们中国人不分餐、互相夹菜等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图片





03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如果生活中出现了以下表现,可能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1. 进餐后上腹部有饱胀感,甚至疼痛、泛酸、烧心痛;


2. 伴有打嗝、泛酸、腹痛、食欲不振;


3. 伴有顽固口臭现象;


4. 可能出现上腹部剧痛伴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图片




04 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危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即幽门螺杆菌胃炎,感染者中约15% ~ 20%发生消化性溃疡,5% ~ 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ALT) 淋巴瘤]。

图片

另外,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对口腔产生影响,出现口臭、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症状。


图片


图片



05 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法:让患者服用诊断药,对比服药前后的呼气进行检测


抗体测定法:检查血液和尿液中是否有抗体


抗原测定法:检查粪便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抗原


现在比较常用的是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法,简单吹两口气就可以知道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且其中的碳13是一种非放射性的稳定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可以安全地运用于所有人群,包括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06哪些情况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




反复上腹部不适、胃痛、打嗝、饱胀、口臭、贫血、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等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检测。


存在以下疾病时,推荐筛查幽门螺杆菌!

1


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2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3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


4


胃MALT淋巴瘤


5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6


胃癌家族史


小编借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健康不容忽视,尤其是老人、儿童等高风险易感人群定期筛查非常有必要。

图片





07 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




目前推荐的是四联疗法,同时口服四种药物,吃药10-14天,根治率可达90%左右。


建议吃完药以后,至少间隔一个月之后复查,复查也是做吹气试验,如果是阴性,恭喜你,说明你已经治好了。


图片




08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2)食物经过高温煮: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


(3)聚餐尽量用公筷:聚餐时或者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4)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5)刺激食物要少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6)牙具最好定期换: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缓解口腔炎症,牙刷三个月换一次。


(7)防幽家人共努力:应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成员,避免感染其他人发生二次传染。

图片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